榆林市靖边县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来,紧扣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坚持把建设“一镇一园”作为帮扶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采取镇村共建、村企共建、联村共建、托管服务、自主经营等模式,努力培育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农民增收显著的乡村产业,带动全县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益1100余万元。
靖边县龙洲丹霞地貌(资料图)
镇村共建聚合力。以实施“一镇一园”为抓手,选择自然条件优越、丹霞景观闻名、农特产品丰富的龙洲镇为首批“一镇一园 ”建设乡镇。着力打造“龙洲缘”品牌,融合发展文旅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建成集农特产品种植、加工、销售和展示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 。 由镇政府统筹配套基础设施和大型农机具、免费发放种子,农户负责种植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农特产品购销加工,形成政府主导、镇村联动、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 。2022年,该产业园农特产品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 , 带动群众发展产业收入5000余万元,产业园集体经济产值超过100万元。
村企共建添动力。结合各镇区域特点,寻找农民增收新路径,投资800万元,在席麻湾镇、中山涧镇建设肉牛养殖示范园,引进龙头企业和当地企业合作,撬动企业资金2300余万元,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解决示范园前期发展融资难和技术薄弱问题 , 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协同发展。目前,肉牛养殖示范园肉牛存栏达到750头,集体收益达到30万元;10头以上养牛户130户,养牛2600多头,户均收入达到16万元以上。
联村共建增活力。按照“一户一田、一组一田”思路,投资400万元,在镇靖镇联合10个行政村共同建设四季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包含大跨度拱棚10座并配套安装大棚集雨补灌系统 。通过市场调研和实践检验,该产业园成功引进海南金香玉蜜瓜,每亩收益达1.5 万元,为镇集体经济联合社年创收27万元,当年带动1个村集体经济收益“破零 ”、7个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5万元,带动当地劳动力就近务工增收30万元,产业园农户土地每年租金收入16万元。
托管服务提效力。以农户托管服务撬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在红墩界镇长胜村采取“五户联保 ”方式,将1050只杜泊羊分散托管给50户信誉高、人勤快、有能力、懂技术的农户饲养,由村小组内群众信得过的5户养殖户相互联保,降低了集中喂养规模化圈舍设施建设成本和投资风险。第一年村集体获得44万元收益,将收回的成本资金用于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投放更多羊仔至 更多农户,从而实现“村委+集体经济+农户”滚动发展、持续壮大、共同富裕目标 。
自主经营强能力。投资400万元,在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农业发达的东坑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园,以节水示范为重点,实施饲草加工生产、现代农业育苗育种和节水农业推广等项目,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和资金技术优势,成立镇级集体经济联合社,按照 现有行政村量化股权,探索自主经营模式,实施“消薄培强”行动,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园实现年产值102万元 。该镇部分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创新举措,提出“三链”党建模式和“六强”发展目标,2022年村内人均纯收入超过2.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