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白成官)在秋日的晨曦中,砖井作业区胡三联运维班涧102-104井场旁,一群身着红色工装的身影,如同山间跃动的火焰,正勇敢地挑战着近60°的陡坡。他们的目标,是深藏于大山沟底的“宝贝”——两条因汛期暴雨冲刷而悬空裸漏的输油与注水管线,这段长达32米的裸露管线,如同悬在作业区头顶的一把利剑,时刻威胁着安全与环保的底线。
“曹主任!小心脚下!”随着技术员杨振航的一声急呼,副主任曹磊及时调整重心,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滑坠。与此同时,一大块黄土从脚边滚落,瞬间消失在深邃的沟壑之中,这一幕,不仅是对个人安全的考验,更是对整个抢险团队意志与决心的磨砺。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砖井作业区迅速响应,一支由党员骨干及青年突击队成员组成的应急抢险小组迅速集结,他们手握工具,心怀使命,毅然决然地向沟底进发。在这条几乎垂直的陡坡上,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他们的脚步却异常坚定。
胡三联运维班班长刘鹏,作为对地形最为熟悉的“引路人”,带领队伍小心翼翼地探索着下山的路径。铁锹成了他们的拐杖,双眼紧盯前方,双腿微曲,重心后移,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专业与谨慎。在陡峭难行之处,他们更是发挥聪明才智,用铁锹铲土开路,硬生生在绝壁之上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当23名抢险人员带着沉甸甸的物资顺利抵达沟底时,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正式打响。转运泥土、填装草袋、夯实地基、刷漆防腐、管线保温……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每一名队员都全力以赴。汗水浸湿了衣衫,尘土覆盖了面庞,但他们的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与希望。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战,53个装满黄土的草袋子如同忠诚的卫士,错落有致地守护在管线周围,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护堤。周围1.5米高的围堰更是将安全隐患牢牢锁在了可控范围内。尘土飞扬中,是抢险人员躬身劳作的身影;紧密配合里,是团队精神的闪耀光芒。
上山的路同样艰难,但经历了这场战斗的洗礼,每一位队员都变得更加坚韧不拔。他们携带工具,一步一个脚印,用双膝寻找着力点,终于再次踏上了平坦的地面。此刻,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与自豪。
饭点已过,大家席地而坐,享受着迟来的午餐。虽然只是简单的食物,但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中,每一口都显得格外香甜。因为他们知道,正是这份坚守与担当,让深沟中的管道安全系数满格,为作业区的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面前,砖井作业区的应急抢险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是技术过硬的工匠,更是敢于直面困难、勇于挑战自我的勇士。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全与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