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庆阳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广应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以乡村建设“夯基”、环境整治“塑形”、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治理“铸魂”的综合施策,固基础、优环境、兴产业、强治理,有力有效推进了乡村的全面振兴。
在以乡村建设“夯基”方面,庆阳市紧盯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的行动。通过“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和“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庆阳市扎实推进了“八改”工程,使得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实现了应通尽通、应达尽达。同时,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图书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截至目前,庆阳市已建成具有关中文化元素、黄土高原特点和陇东民居特色的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15个、示范村169个,创建省市级“和美乡村”20个,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了75%,真正打造了乡村振兴的典范。
在环境整治“塑形”方面,庆阳市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专项治理。通过这一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化处理覆盖率分别达到了100%和87.5%,生活污水治理率也达到了24.6%。同时,庆阳市还积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废弃物收储利用体系,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菌糠菌渣等综合利用率显著提高,废旧农膜回收率也达到了86.29%。此外,庆阳市还打好了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四季战役”,全市1261个行政村实现了清洁村庄全覆盖,合水县、华池县更是被评为全国清洁村庄先进县。
在产业升级“赋能”方面,庆阳市坚持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引领,实施了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行动。通过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庆阳市有力有效推进了农业产业的延链增值和转型升级。前三季度,全市“牛羊猪鸡”出栏量大幅增长,全产业链产值达到了407亿元。同时,一产增加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分别实现了6.2%和7.5%的增长,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乡村治理“铸魂”方面,庆阳市大力推进“强乡富村”农村党建融合行动,健全完善了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村级组织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机制。通过探索建立“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模式,庆阳市综合运用“讲、树、帮、乐、移”五种方式,形成了具有庆阳乡土气息的清单制、积分制管理模式。其中,庆城县的“361°”乡村治理、环县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135”模式、正宁县的“道德银行”“积分超市”等模式都取得了显著成效。镇原县平泉镇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合水县何家畔镇产白村、环县合道镇沈家岭村也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庆阳市通过大力推广应用“千万工程”经验,在乡村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升级和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