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正宁县永正镇白玉木耳基地

——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作者:白成官 2024-11-26 11:11:30 来源:人民网

本报讯(白成官)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每一处都涌动着创新与活力的气息。近日,笔者走访了位于甘肃正宁县永正镇的白玉木耳基地,这里不仅是一片丰收的田野,更是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的生动缩影。

据了解,该基地在每年的2至4月期间,承担着烤烟育苗的重要任务。然而,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在剩余的月份里,这片土地被充分利用起来,种植了三茬白玉木耳,预计总产量将突破6000公斤大关,实现综合产值高达27万元。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的增收,预计助力村集体增收10万元。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白玉木耳现场采摘图片

白玉木耳的种植不仅是一项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更是一条促进农民就业的绿色通道。在采摘、销售、日常管护等各个环节,基地每天吸纳周边村组的剩余劳动力达50多名。这些劳动力在基地的辛勤工作下,每月人均可增加务工收入3600多元,有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实现了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永正镇在推进白玉木耳产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新模式。他们以白玉木耳基地为纽带,推行了“农业废弃物—食用菌基料—动物饲料—有机肥”的循环利用链条。在这一模式下,玉米秸秆和苹果枝干被转化为优质菌棒原料,菌糠和动物粪污则成为有机肥料,而玉米和菌糠又被用作优质饲料,实现了菌业、种植业、养殖业的双向闭合循环。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使农业废弃物得到了循环高效利用。它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更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永正镇白玉木耳基地,看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这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正在逐步变为现实。白玉木耳基地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更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刘静馨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