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佳县重点工作回眸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这一年,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引领,以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牢牢守住经济大盘和安全底线,赋能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综合一年来佳县重点工作的影响力、传播度和新闻性,现将2024年度佳县重点工作予以总结。
1.路生梅被授予“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
2024年9月13日,党的二十大代表,佳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儿科主任路生梅被授予“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路生梅赴北京参加颁授仪式,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从青春年华到两鬓苍苍,路生梅用超过半个世纪的坚守,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崇高的医德,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诠释着医者仁心。12月30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路生梅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2.佳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佳县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推动全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全年预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亿元,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691元、15772元,同比增长5.5%、7.9%。

3.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持续推进市政道路、社会停车位、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幸福佳县。县城地标性建筑——葭州文化广场及地下停车场、大河酒店、佳县人民医院大楼等建成投用,中心城区等四处雨水管网改造项目实施完成,西关小学东侧市政道路环线改造工程建成通车,外贸家属楼等3处老旧小区节能保温改造工程按期完工。集中整治城区架空管线“蜘蛛网”,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工程85处、顺张三级公路改建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7个、危房改造61户、宜居型示范农房213户,建设8个弱信号村基站,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

4.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开展营商环境六个新突破专项行动,464项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大厅,环评批复等8项手续办理周期平均缩短15天,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可办,群众、企业诉求工单办结率达96.71%。开展外出招商活动20多次,接待客商来访130余次,签约项目23个、149.06亿元,到位资金20.9亿元,其中省内外分别到位7.63亿元、13.2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90.75%、165.87%;谋划上报各类项目58个,争取南部县产业振兴项目6个,总投资6.6亿元,到位资金0.96亿元。组建佳县农投公司、陕西葭州建设集团,引进榆林佳宝食品公司、陕西亘正元公司等4家企业入驻佳县康养食品产业园。

5.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持续深化与榆林高新区和华栋中学合作办学长效机制,与汉中市龙岗学校签订协议合作共建佳县龙岗中学,教育振兴步伐进一步加快。2024年佳县中学本科上线率60%,全县中考普高上线率72.1%,均创历史新高。榆林市第一医院与佳县人民医院合作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有效促使县人民医院综合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实现大幅提升,7月初至今完成脑外科肿瘤切除等200余例难度较高的手术,成功挽救危重患者30余人。与榆林朝阳医院合作发展佳县医养服务中心,持续推进基层医疗资源整合,努力打造“家门口”的医疗服务。开办朱官寨和坑镇2个社区食堂,进一步规范加强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和运行管理,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护理院)具备投用条件。

6.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佳县成功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第三批全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土豆粉条打入国外市场,实现土豆粉条出口“零”的突破。“机械化全膜深沟探墒抗旱绿色高产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陕西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实现了佳县农业技术成果奖零的突破。种植高粱15万亩,打造千亩级酒用高粱原粮高标准示范基地10个。佳县红枣认证为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窑湾等5个高标准示范果园,244台作业农机全部安装GPS定位器。赤牛坬村等7村成功认定为首批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开展“消薄培强”行动,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646万元,单村收入均突破10万元。“白云论道”牌酱酒斩获第31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

7.全域旅游迸发新活力
充分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升县域影响力和吸引力。打造以13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代表的70公里黄河古村风情带,确定赤牛坬民俗文化村景区为AAAA级景区,赤牛坬案例入选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圪崂湾村入选“中国最美村镇评选”名单,木头峪村入选“首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基本陈列入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名单。精心举办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 2024年年会暨中小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千秋一河大潮阔”网络主题活动。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超3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8.2亿元,其中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36.2万人次。

8.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扎实开展全域国土绿化行动,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完成营造林任务5.2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5万余株。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已达69%。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至11月,佳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26,位列全市第一,PM2.5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位列全市第二。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8%以上。晋陕大峡谷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协作会议在佳县召开,凝聚黄河保护的强大合力。全面推行和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坚决管好林草资源,推进河湖安澜。

9.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乡村振兴题材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在CCTV—6黄金时段首播。电视剧《曙光》在佳县取景拍摄;电视艺术片《葭州谣》正式开机;大型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入选首批“陕西省优秀群众文化品牌项目”。“榆林·陕北民歌展”佳县专场在北京举行。高济民美术馆开馆,为佳县捐赠国画《东坡放鸽图》等作品111幅。举行全国民歌展演活动佳县专场,加大对民歌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佳县王宇梅入选第四届全国“百个巾帼好网民故事”暨“十大争做巾帼好网民优秀案例”。举办“东方红”杯黄河流域全国美术作品双年展,“长河万古流”采风活动走进佳县,推动佳县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举行缤纷四季读书月启动仪式,表彰优秀文艺创作者、最美读书人等,建设书香佳县。

10.持续推进全民健身事业
持续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带动形成全民健身新热潮。成功举办第三届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首届“宏远杯”职工群众运动会、首届“东方红杯”职工乒乓球邀请赛、白云山“登龙岭·抬龙头”全民登山健步等体育活动。深入挖掘白云道教太极文化,成功举办第二届太极拳交流赛,吸引全国各地太极拳爱好者到访佳县,推广和普及太极拳运动,推动体育事业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助力县域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