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绥德县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伴随着嘹亮清脆的锣鼓声,秧歌队为仪式启动热场,秧歌作为陕北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将真切的非遗文化展示在居民眼前。
来自田庄镇的雒荣宝是一位从事泥塑制作近20年的非遗传承人。在他的手上,一个个形态各异的泥塑动物只待他轻轻擦拭眼睛位置,就立刻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虽然泥土在陕北这个地方遍地可见,但是只要你愿意,就可以让它变废为宝,我的泥塑不上色、不烧制,完全依靠泥土本身的黏度捏塑成型,再通过阴干、晾晒等自然方式让其能够保持形态稳固,工具有时仅需一根筷子,利用前端圆头和后端方头就能轻松完成细节方面的塑形。”他笑着说。据雒老师介绍,他的泥塑最薄地方仅有0.3厘米左右,例如泥人的脸部和发丝。这些泥土倾注了传承人的手工技艺和灵感心血。
在人山人海的展区后,舞台周围的群众依旧热情高涨地观赏着活动期间的精彩演出,主办方邀请了来自绥德各行各业的艺术家为人们带来了13种精彩纷呈的传统节目,舞蹈、陕北民歌、陕北说书、唢呐、二人场子等居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应有尽有,同时,非遗小知识互动问答环节也引发了观众们的热情捧场,举手参与的人络绎不绝,活动气氛迎来高潮。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的民间智慧,绥德县作为文化艺术大县,汇集了多种多样的非遗形式,一定要让它们走出家门,让非遗真正为人民共享。进一步保护和宣扬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魏飞表示。
在文艺晚会上,来自县文化馆的演职人员顶着雷阵雨用舞蹈点燃了围观群众的热情。随着晚会的不断深入,陕北民歌手、榆林市旅游形象大使米高杨,县文化馆馆长、陕北民歌省级传承人雒胜军等不断用嘹亮的歌喉带动观众的心弦。小夫妻组合演唱的《绥德等你来》将现场气氛烘托高峰,不仅唱出了绥德人对绥德文化的赞歌,更是借助网络直播唱出了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卓绝魅力。
据悉,此次活动由绥德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主办,绥德县文化馆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来源:绥德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