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大棚经济结硕果 乡村振兴添“丰”景

2025-07-10 09:15:37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近年来,神木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资源禀赋,全力推动设施农业、棚膜经济蓬勃发展。如今,大棚种植产业迈向规模化、精细化,不仅保障了本地果蔬四季供应,更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图片

走进贺家川镇温路家村盛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绿意盎然,果香四溢。正值西瓜成熟上市的季节,不少市民慕名前来采摘。从城里专程赶来的市民温华琴说:“他们种植的西瓜口感又好,水分足,还能体验现场摘瓜的乐趣,我今年又专门跑回来采摘,回去送家人朋友,挺好的。”市民们对这里的瓜果品质赞不绝口,也让大棚的瓜果销售有了稳定的客源。

图片

“我们合作社以土地流转建成,2010年到现在已经15年了。通过主动吸引市民前来采摘创造了可观的效益,真正成了我们带动增收的‘黄金果’。”盛园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温玉文介绍,起初60座大棚全部种植蔬菜,但因离城较远面临销售难题,随后合作社调整思路,转向瓜果蔬菜多元化种植。

图片

如今的合作社采摘区规划了“四季果园”,棚内吊瓜、芝麻香瓜、桃、杏、葡萄、苹果等瓜果与30多种蔬菜相映成趣,吸引不少家庭带着孩子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这种“体验经济+农产品”的复合模式,让温路家村的大棚不仅是百姓的“菜篮子”,更是城里人周末休闲的“打卡地”,为农民增收架起了新桥梁。

图片

“我主要负责看树、打药、浇水、剪枝,每月能挣4000元左右,比外出打工要更踏实。”盛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管理员苗奴兴一边给果树浇水一边说,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有稳定收入。农忙时节,合作社还吸纳周边农民务工,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增加了村民收入。

图片

贺家川镇的大棚产业蒸蒸日上,而在迎宾路街道河西村,大棚种植同样书写着精彩篇章。走进河西村的温室大棚,一股暖意与清香扑面而来,各类有机蔬菜长势喜人。种植户赵艳霞正忙着打理即将上市的柿子和黄瓜。“柿子黄瓜是4月份栽上的。7到8月开始种冬季蔬菜,能持续到过年。”赵艳霞介绍,她家的西瓜、香瓜、草莓主要供市民采摘,柿子、黄瓜等蔬菜主要销往南关农贸市场,4座大棚一年能挣7到8万元。

图片

赵艳霞共租种了4座大棚,凭借多年的种植经验,她摸索出“错季轮作”的种植方法,让大棚全年都有产出。同时,凭借河西村天然区位优势与精细化种植模式,以及“采摘+批发”双渠道销售,她的大棚成了周边农户眼中的“黄金棚”。除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还让当地农户实现了灵活就业。

图片

“家里有念书的小孩,种大棚既能接送孩子、做饭,又能打理农活,比给人家打工自由。”赵艳霞坦言,每天在大棚里忙碌,看着作物茁壮成长,日子过得充实又有盼头。

近年来,神木市各镇街、村组通过“合作社+农户”“采摘+零售”等模式,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让更多特色的农产品实现了反季化、本土化种植,有效提升了供给水平,让本地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今后,神木市将继续深耕设施农业,大力发展棚膜经济,让大棚不仅成为“四季有果、全年有菜”的生产基地,更成为融合农旅、带动就业的乡村振兴综合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来源:神木新闻)

责任编辑:陈宛璐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