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澄澄的小鹅苗
今年5月,素有“石板之乡”“中国红枣之乡”“粉条之乡”美誉的榆林市清涧县,迎来了一批毛茸茸的特殊“小客人”——一万只小鹅苗跨越1300余公里,将落户玉家河镇赵家坬村,在专门为它们修建的6座鹅舍里“安家”。扬州方面还专门派出技术人员指导养殖。经过15户自愿报名养殖大鹅的鹅农一个多月的精心养殖,当初黄澄澄的小家伙们已经褪去当初的稚气,长出雪白的羽毛。
近日,走进由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苏陕资金修建的鸭舍,这些“少年鹅”们井然有序地漫步期间。据了解,这些扬州大鹅会经历约120天-130天的成长,华丽蜕变为12斤左右大鹅,然后“飞”回扬州,进入市场交易,成为扬州千家万户家宴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鹅农开心地说:“咱这黄土高坡山洼洼里也有南方来的大白鹅了!扬州来的干部给我们联系了免费鹅苗、技术指导,给鹅们修了房子,养成以后还能全部回收销售,我们别提多省心了!”
整洁明亮的鹅棚
近年来,扬榆协作聚焦产业帮扶,从扬州引进的鹅苗在榆林四个区县形成养殖规模,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如今,清涧县也加入了饲养“榆林大鹅”的队伍,这些毛茸茸的小家伙正成为扬清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除了助力清涧县发展新兴养鹅产业,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还投入苏陕资金560万元,专门用于扩大清涧县特色土黑猪和散养走地鸡的养殖规模。
清涧县黑毛土猪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黑珍珠”,凭借鲜美肉质和丰富营养,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清涧县深化“龙头企业+科技支撑+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科学育种、绿色养殖、定点屠宰、精深加工、多元销售协同发展,将更多养殖户嵌入产业链中,带动该产业迅速发展。
2024年以来,扬州经开区对口帮扶清涧县联络组陆续投入苏陕资金,通过赴长三角地区招商,引入清涧县俊雅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清涧县发展黑毛土猪养殖,并牵引企业与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研发以黑毛土猪为原料的特色预制菜品。此次扬州经开区对口帮扶清涧县联络组投入苏陕资金修建黑毛土猪和散养走地鸡养殖设施,旨在持续扩大养殖规模和效益,助力相关产业进一步加速发展。(来源: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工作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