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粮食周转能力达到 50万吨

跨国粮仓丝路飘香“爱菊”味道香溢中亚

2025-07-11 14:32:48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储油库一角

西安爱菊进口超市里摆放着自哈萨克斯坦的面粉

□文/刘鸿斌 王亚兰 陈宛璐

6月26日,笔者一行走进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探访爱菊集团如何书写西安涉农企业“走出去”的“开放样本”,展现出“从种子到筷子、从田间到餐桌”的精彩。

提起“爱菊”面粉、食用油,西安家喻户晓,作为西安地地道道的“老字号”粮油企业,爱菊集团前身是西安群众面粉厂。现在的爱菊集团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近年来,该企业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2015年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北哈州已构建起跨国大粮仓。

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爱菊集团主要完成小麦、油料等农产品收储及初加工。目前该园区已建成20万吨粮食仓储基地、年产86万吨的油脂、面粉、挂面、饲料加工生产线、年产60万吨小麦的包装与装箱生产线、年运输100万吨物流能力的铁路专用线,并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推广订单农业种植150万亩。爱菊集团不仅让三秦百姓的餐桌飘起异国麦香,更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之后,爱菊集团在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西安市投建三大园区,构建“三位一体”农业粮食供给体系,完成了从农业种植到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布局,成为“一带一路”农业走出去的“探路石”。

爱菊集团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主要承担着农产品中转分拨和二次加工,建成年加工小麦粉10万吨的生产线、年加工30万吨饲料生产线,10万吨钢板仓、库房、配套等设施,年粮食周转能力达到50万吨。爱菊集团西安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目前主要是粮食精加工、深加工及集散销售,建成年加工小麦30万吨、大米15万吨、油脂30万吨、中央厨房熟食产品1万吨,25万吨粮油仓房等设施。

哈萨克斯坦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项目,是“中哈55个产能合作项目”之一,也是唯一落地的农业项目,被列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实训基地”、中国-中亚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哈科克舍套综合农业科技示范园。

2018年,爱菊集团以“新型订单农业”合作模式扎根哈萨克斯坦,解决了当地农场主“种粮难、卖粮难”的问题,并且通过“订单收购”“预付货款”的方式带动当地种植,开启高质量经贸合作。

走进西安爱菊储藏库,放眼望去一排排现代化粮仓整齐划一,一座座食用油罐高耸矗立。

另一边的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里,越来越多的中亚商品被摆上了货架。货架上除了摆有哈萨克斯坦面粉、菜籽油等基础农产品,还有奶粉、饼干等深加工食品,以及哈萨克斯坦的蜂蜜、冰激凌等产品。各类产品琳琅满目,深受西安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在中国——中亚农业领域合作持续深化的带动下,爱菊集团与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合作进一步扩大,通过中哈双方互设的码头场站,将有望达到每月中亚班列15个进口专列的贸易量。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刘东萌介绍说,“上半年,我们已经从哈萨克斯坦向国内发运饲料小麦粉近10万吨,食用面粉和小麦近1万吨,食用油1万余吨。随着订单农业和联合种植的深入发展,未来会有更多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源源不断通过中欧班列运回西安。”

“新型订单农业”不仅让哈萨克斯坦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人的餐桌,更让中国技术赋能当地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双向奔赴”的产业联动。

刘东萌介绍,依托中欧班列的常态化开行,紧邻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爱菊集团在去年拥有了一条直达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园区的铁路专用线,真正实现了“门到门”运输。“现在货物从哈萨克斯坦北哈州装车,不到10天时间就能运达我们园区,通过集散来满足陕西乃至全国各地的需求。目前,每周都会有专列从哈萨克斯坦运抵西安浐灞国际港,我们的贸易量也从3万吨、5万吨增加到10万吨,今年预计会再次翻番。”

不远处,中欧班列(西安)的汽笛声再次响起,这列满载哈萨克斯坦面粉的列车,将“丝路味道”送到千家万户。爱菊集团用10年时间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既是顺应时代发展浪潮的重大倡议,也蕴藏着具体而实用的生活滋味。

未来,爱菊集团计划将原料采购的触角延伸至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预计短期内进口量将突破30-50万吨大关。爱菊集团将通过多元化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强在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力。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