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白成官 通讯员 丑小青)近日,在甘肃省合水县西华池镇严沟圈村的广袤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劳作景象。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积极投入到马铃薯的复种工作中,他们的身影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构成了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据了解,今年西华池镇积极发挥村民生产积极性与村集体规模化种植的优势,大力推广复种马铃薯这一高效农业模式。在镇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村民们纷纷响应号召,利用小麦收割后的闲置土地,开展马铃薯复种工作。这一举措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严沟圈村,村民王保军一家正在田地里忙碌着。他们挖坑、放种、覆土,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王保军告诉记者,往年的6月到10月,农田在小麦收割后就一直闲置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今年在村上的鼓励引导下,他选择了复种马铃薯。而且,最近的土地墒情也非常好,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更让他高兴的是,村上还给农户分发了马铃薯种子和化肥,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种植成本。等到马铃薯成熟后,村上还能按时收购,对农户来说,这无疑是一笔不错的收入。
除了村民自发复种外,严沟圈村村集体也充分发挥了引领作用。他们流转了30亩土地,组织20余名村民对整理好的土地进行马铃薯复种。在种植过程中,村集体严格按照科学标准进行选种、播种和田间管理,确保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土地效益,还为村集体经济的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确保马铃薯复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西华池镇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在夏收结束后,他们就积极争取到了23吨马铃薯薯种和145袋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为群众和村集体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同时,他们还依托驿站电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马铃薯实行统一复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种植成本和市场风险,还进一步增加了群众和村集体的经济收入。
西华池镇通过推广复种马铃薯这一高效农业模式,不仅有效破解了马铃薯销售难题,还走出了一条“村民自主+集体统筹”的协同发展之路。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完善,相信会有更多的村民和村集体从中受益,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