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教融合 共育数字人才

西部数研院调研基地与西邮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落户渭南

2025-07-18 16:22:23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文/图 张媛 解懿湉

基地挂牌仪式

为深化产教融合,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14日,我校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与渭南市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成功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暨基地揭牌仪式。双方正式共建“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调研基地”与“西安邮电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渭南市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苏永德、经开区新材办主任张文涛及经开区新材办部分干部,西安邮电大学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张鸿、常务副院长杨广田教授、常务副院长刘进海教授、副教授王慧与该校部分学生代表出席活动。

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作为关中重要化工基地和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规划面积40.14平方公里,已形成能源化工、光电显示、合成树脂、生物医药、循环经济五大产业集群。截至2024年底,园区入驻企业105家,工业总产值、高技术产业产值、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及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均实现显著增长,发展动能强劲,为校地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聚焦数字经济

深化校地协同

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在介绍研究院工作时,着重阐述了数字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他强调,研究院将紧密依托西安邮电大学在信息领域的深厚积淀,推动数字经济与信息现代化、高端化、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结合,致力于培养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复合型数字人才,并为区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解决方案。

共绘合作蓝图

期待务实成果

在交流环节,双方就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副院长杨广田表示,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将全力加强与渭南市经开区的深度合作,积极推进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让科研成果在产业一线落地生根,助力园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渭南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苏永德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殷切期待。他强调,经开区高度重视与西安邮电大学的战略合作。苏永德指出,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希望双方接下来的合作能真正“实起来”。他期待深刻理解数字经济的核心内涵,特别是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赋能经开区的开发建设与发展。他强调,合作绝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须深入探索,将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园区的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发展动能,共同开拓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渭南市经开区代表进一步阐述了“实”的内涵:规划需实:合作方案设计需明确实施路径、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过程要实:建立常态化沟通与动态调整机制,力戒形式主义;成果必实:坚持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企业技术难题破解、园区数字化指标改善等可量化成效为衡量标准,确保每一项举措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动能。“让产教融合不是停留在签约仪式上的口号,而是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流程、产业升级各环节的生动实践。”苏永德总结道。

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广阔前景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及“双基地”的揭牌,为西安邮电大学与渭南市经开区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双方将依托“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调研基地”和“西安邮电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两大平台,聚焦产业前沿需求,促进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努力将合作愿景转化为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数字陕西”建设贡献高校的智慧与力量,打造校地协同育人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典范。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