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扮靓乡村“面子” 做实民生“里子”

2025-07-22 09:48:38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更是关乎群众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佳县以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为目标,以全域提升、长效保障为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一个个村庄实现“颜值”“价值”双提升,不仅擦亮了乡村“面子”,更做实了民生“里子”。

图片

走进朱家坬镇泥河沟村,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绿意盎然的古枣园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以前村里的垃圾随处可见,道路坑坑洼洼都不平,环境差得很。现在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了,卫生也干净了,住着舒心多了。”朱家坬镇泥河沟村民武治洲感慨地说。

这份舒心,离不开泥河沟村实打实的整治行动。为激发村民主动性,泥河沟村创新推行“爱心超市”激励机制,对在环境评比中获得“人居环境模范”的农户,不仅定期在公示榜进行公示,还可到“爱心超市”兑换米面油、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成功让村民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

“我们还建立了‘周督查、月通报、季观摩’长效机制,每期现场观摩会选取3—5个村,采取‘集中看亮点、现场找问题、座谈商对策’的模式,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村进行约谈,确保整治成效不反弹。”朱家坬镇泥河沟村驻村干部高萌介绍说。

图片

环境整治的成效,不仅体现在村民的“舒心”里,更写在了乡村发展的“成绩单”上。赤牛坬村的蜕变,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图片

走进赤牛坬村,专业保洁员正在细致清扫着景区步道与休息区,整个村子不见一丝生活垃圾,看起来干净清爽。这主要得益于赤牛坬村独特的“三捆绑一包干”模式:将全村划成五个网格片区,村两委成员分片区包联,专业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清扫,低保户打理房前屋后,享受村集体分红的村民主动维护庭院整洁,让人人都成为环境整治的“守护者”。

“我们的环境好了,游客自然就来了。我们村里依托整洁的村容村貌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开发了窑洞民宿、农耕体验、非遗展演等项目。2025年上半年游客量达到14.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85万元。”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根强自豪地说。

泥河沟村的“爱心超市”和赤牛坬村的“三捆绑一包干”皆是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实践的生动缩影。如今,佳县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局部突破”到“全域提质”迈进,让乡村既有宜居“底色”,更添发展“亮色”。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累计投入资金3385万元,重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以及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全县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达到95%。未来,我县将进一步探索创新,持续加大投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韩峰强表示。

图片

擦亮的是乡村“面子”,做实的是民生“里子”,激活的是发展“引擎”。佳县农村人居环境的美丽蜕变,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来源:佳县宣传)

责任编辑:刘晨曦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