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帅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维塑科技
吉利汽车加工生产线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上,一股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鲜明特质的中坚力量正蓬勃崛起、强势突进。2025年,经开区汇聚了2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它们共同构筑起一个生机盎然、活力四射的科创矩阵。
这些企业深耕细分领域,以创新为“利刃”、以技术为“坚甲”,不仅推动自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更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加速迸发的核心引擎。
维塑科技 AI赋能
“中国智造”重塑全球健康新体验
踏入西安维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塑科技”),科技与健康深度融合的奇妙场景令人惊叹不已。这家扎根于经开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领先的AI数字健康解决方案商。它围绕塑形美态、运动表现以及康复医疗三大领域,提供专业、可靠且易用的服务与产品。其核心产品——Visbody系列(3D智能体测技术,提供身体形态分析与健康管理服务),凭借专业、可靠与易用的卓越特性,成功打入全球60多个国家,在超过10000家机构落地应用,让“中国智造”的智慧健康方案惠及全球,为世界健康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维塑科技的成功密码,在于其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陕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持续引领A I技术在健康领域的深度应用,将复杂的健康数据转化为直观、可操作的解决方案。维塑科技的全球足迹,正是经开区科技企业以硬核技术参与国际竞争、提升“中国智造”全球影响力的生动写照。
欧益光电 点亮“激光之心”
打造美容模块产业高地
在西安欧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益光电”)的无尘生产车间光纤耦合区,技术人员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半导体激光产品的封装及生产。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激光器及关键器件的研发与制造,其产品覆盖450nm至1550nm全波段,为激光制造、照明,尤其是蓬勃发展的激光医美设备提供了核心“光源心脏”。
据了解,欧益光电通过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顶尖院所紧密合作,构建了强大的研发体系,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如今,依托西安雄厚的人才资源与完善的产业链基础,欧益光电正全力冲刺一个宏伟目标:打造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激光美容模块封装及生产基地。这一布局不仅将大幅降低行业成本,更将经开区推向了国内激光医美产业链的关键制高点,为区域高端制造集群增添了耀眼的一笔。
宝岳科技 时空数据筑基
擘画智慧城市新图景
当数字浪潮席卷城市治理领域,陕西宝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岳科技”)凭借其在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领域十余年的深耕细作,成为赋能西安数字化建设的“隐形冠军”。作为陕西省“专精特新”企业,宝岳科技构建了强大的多场景时空数据底座,并深度融合GIS、大数据、物联网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打造出自主可控的时空大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与物联网中台。
基于“数据生产、平台开发、硬件研发”三位一体的创新业态,宝岳科技已推出一系列标杆产品:智慧市政管理平台提升了城市运维效率,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守护着公共安全,智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优化了空间利用等,其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省内外十余个重点项目,显著提升了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宝岳科技以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打破数据孤岛,以科技之力促进跨领域产业协同,正成为西安市打造智慧城市标杆案例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者。
吉利汽车 全链自动化
以标杆工厂领跑“智造”路
在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的焊装车间内,机械臂精准舞动,焊接、涂胶等工序一气呵成,自动化水平令人啧啧赞叹。这座按照欧盟标准打造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基于强大的数字平台和智能化设备,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黑灯生产,不同设备、机器人间自主协调运作、灵活响应,冲压、焊接、喷涂自动化率均达到100%,是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的超级智能“黑灯工厂”。
据了解,今年1至5月,西安吉利生产整车14.2万辆,实现产值157.73亿元,已带动21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化发展,形成辐射陕西全省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厂区的地理优势与中欧班列的时效优势相结合,为吉利汽车提供了便捷的出口通道。吉利汽车是依托中欧班列实现产品远销海外、赢得国际市场广泛认可的成功实践,生动体现了区域科技智造的实力,但这仅仅是经开区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经开区这片创新沃土上,众多企业正敏锐把握全球科技前沿方向,加速“经开智造”走向世界。
经开区企业面向技术前沿、加速发展的蓬勃景象,今年频频吸引央媒聚焦。央视新闻深耕中国栏目《外资眼中的“西引力”》、经济参考报《西部“智造”崛起陕西新能源汽车跑出加速度》、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全球AI加速下看西安经济高“智”量发展》等权威报道,从不同维度生动呈现了经开区科技企业的活力、前沿性与国际化水平。经开区产业生态展现出的强劲创新动能、完善的产业链条以及不断涌现的国际前沿技术产品,正是央媒目光聚焦于此的关键所在。这也印证了经开区企业拥有强劲的创新动能、产业链条具备强大的协同优势,且技术产品不断站上国际前沿,使得经开区成为央媒观察中国产业升级与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
在经开区,像维塑科技、欧益光电、宝岳科技、吉利汽车一样在各自领域熠熠生辉的企业 还 有 很多。28家国家级“小巨人”与11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共同组成了覆盖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多领域的强大创新矩阵。它们体量或许并非“巨无霸”,却以极强的创新韧性、精准的市场聚焦力和核心技术优势,牢牢占据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成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保障产业链安全的“定盘星”。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既源于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经开区这片沃土的精准滴灌与精心培育。
西安经开区深知“专精特新”企业的茁壮成长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护航与高效的服务支撑,为此全区各部门协同发力,构建起全链条培育服务体系。在政策落实层面,经开区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和重点企业服务台账,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税务部门主动靠前,针对企业特点定制化推送政策、精准辅导,确保企业充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红利,有效降低创新成本,为企业创新注入真金白银的支撑。
在政务服务方面,经开区全面推行“一家牵头、多家参与”的“一件事”集成服务模式,整合市场监管、税务、银行等资源,实现“一窗进入、一网申请、一表填报、一套材料、数据共享”的并联审批,大幅减少企业的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和时间成本,显著优化了企业办事体验与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经开区积极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促进区内企业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紧密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通过这一系列完善产业生态、优化创新环境的扎实举措,经开区有效增强了产业链韧性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随着创新雨露的持续滋养,经开区这片沃土必将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企业,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更为持久的创新动能!
(来源:西安经开公众号 刘晨曦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