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学:生产自救 石油人用肩膀扛起 “防汛保产” 硬骨头

2025-07-29 10:25:53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本报讯(白成官 王晓成)7月26日,天蒙蒙亮,窗外的雨稍歇,采油站院子里还积着水洼,樊学采油队桃兴庄采油站副站长王强已经准备好出门了,他抓起桌上的安全帽往头上一扣,蹬上雨鞋踩着积水,一边打着电话,一边拎起铁锹,身影率先消失在晨雾里。

通往井场的砂砾石路早被冲成了烂泥塘,身后跟着的7名职工,雨鞋踩在泥里发出“咕叽咕叽” 的声响,像一串坚定的鼓点,几人深一脚浅一脚朝着井场的方向走去。他们今天的任务是对2个塌方严重的井场打围堰,对樊石白路段7处雨毁塌方处进行回填打围堰。

到达现场后,王强率先拿起铁锹,同事们撑开袋口开始装土,装满土的袋子,一个个码放整齐,不停的调整沙袋的角度,嘴里还不停叮嘱着:“这边再垫高一点,水流就漫不过去了。”泥土混杂着雨水,又湿又重,每一铲下去都格外费力,他们却丝毫没有退缩,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仿佛这一袋袋沙土在他手中都有了生命,要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20250729102602053-95-89436.jpg_scale.jpg

王强带领职工对雨毁井场进行打围堰——者竟航/摄

与此同时,通往4544井场的道路上正上演着另一场攻坚。唐山集输站副站长马福荣盯着手机里报表数据,眉头拧成了疙瘩。“路断了就填,车陷了就扛,今天必须把修井车送进去,晚一天就少2吨油!”

通往4544井场的路是出了名的“搓板路”,暴雨过后更是成了“泥潭陷阱”。马福荣带着6名职工,拿着铁锹在前面开路,遇到深沟就垫石块,碰到陷车就喊着号子推。皮卡车陷在半路时,他第一个跳下去,肩膀顶在车上往外使劲,“再往前挪半米!” 他吼得嗓子发哑,当修井车终于抵达井场时,看着修井工开始作业,突然笑着拍了拍司机的肩膀:“你看,咱这‘人肉拖车’,不比铲车慢!”

20250729102602047-66-29048.jpg_scale.jpg

马福荣带领职工护送修井作业车辆——者竟航/摄

通往4515井场的路,是被暴雨撕开的一道“烂肠肚”,原本平整的土路被冲成了三道交错的深沟,最深的地方足有一人多深,这口井在暴雨前刚开修,没想到一场雨让作业停了整整两天,副队长赵乐蹲在沟边,手指抠着土块捏了捏,土块在掌心散成湿粉。看见不远处堆着些旧水泥块,他扯着嗓子喊,“先垫水泥块,再铺干草,最后盖硬土!”众人立即抱起水泥块,深一脚浅一脚蹚过水沟,向着不远处的油管运输车辆、锅炉车走去,太阳把泥土晒得直冒热气,混合着汗味和泥土腥气,在空气里凝成一股呛人的味。

20250729102604842-64-25e9e.jpg_scale.jpg

赵乐带领职工修复4515井场道路——者竟航/摄

中午时分,第一辆油管拉运车终于摇摇晃晃开上了临时铺好的路。赵乐盯着车轮碾过路面的痕迹,见没出现塌陷,赵乐拍了拍满是泥土的裤子,朝着井场的方向走去。边走便说道“等锅炉车一到,咱就把这两天耽误的活儿,全给抢回来!”夜色漫过沟壑,井场的灯光再次亮起,像撒在山沟里的星星。王强掏出手机,群里弹出赵乐发来的消息:“4515-3井完井,”紧接着是马福荣的:“4544-2井明日开抽!” 

他抬头望向远处的井架,身后的职工们坐在地上,互相打趣着对方满身的泥污,笑声在空旷的山沟里不停回荡。王强知道,这些晒黑的脸庞、磨破的手掌、沾满油污的工服,才是黄土坡上最动人的风景—— 因为他们手里握着的,不仅是铁锹和扳手,更是石油人“大雨冲不垮,困难压不倒”的硬核担当。

责任编辑:白成官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