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修筑挡水梁 摄影:杨红梅
清理站内积水 摄影:赵君
雨中加密巡检 摄影:巩芝娟
(本报讯 白成官 通讯员 陶丽丽)7月24日至26日,持续的降雨侵袭着采油五厂姬塬油区,部分场站、道路和生产生活设施等严重受损,累计11条主干道、47条砂石路因塌方、沟壑临时中断,352条单井道路通行受阻,109座场站出现塌方、地基下陷,13处管线严重悬空,3座河道拦油坝冲毁。
面对严峻天气考验,该厂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通过科学调度、全员联动、重点防控,实现了“零停井、零污染、零事故”的防汛目标。
气象预警平台发布暴雨预警后,采油五厂便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托与气象部门建立的联动机制,厂生产指挥中心实时跟踪雨情变化,建立“三级预警响应”机制,通过企业微信、短信平台等多渠道推送信息,确保10分钟内覆盖全厂干部职工。截至目前,累计发布预警信息22条,提前完成低洼、临沟、临河站点人员撤离,有效保障岗位人员安全,为科学应对险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降雨期间,各生产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险情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当班员工坚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在关键部位开展巡查,及时清理排水系统,疏导水路,构筑临时防洪梁,雨水得以快速疏导,未出现大面积内涝。加固的防洪堤有效抵御了洪水冲击,关键生产设施安然无恙。数字化监控中心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对油水井实施不间断监测,发现异常参数立即派单处置,确保了生产运行平稳有序。
雨势减弱后,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成立起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分头对辖区的暗坑暗洞进行填埋、夯实,对少数有雨水堆积的井组道路进行疏导,对地势较低的管道全线进行徒步排查,对井场、站内暴露出的隐患及时修补,以最快的速度将雨后损失降到了最低。天空放晴后,采油五厂广大干部员工不等不靠、全面铺开、迅速行动,投入灾后自救工作中,截至目前,11条主干道路、17条砂石路、103条单井道路恢复,场站、管线夯填恢复现场104处,全厂生产全面受控。
目前,灾后恢复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面临主汛期已至的实际情况,采油五厂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实时监控原油生产及大站大库、输油管线运行情况,为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强对流天气做足准备,全力保障油田安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