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白成官 通讯员 陈娜娜)陕西定边县红柳沟镇沙场村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茬口经济”,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下,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将“大棚经济”发展为富民强村的“新引擎”。
这几天,红柳沟镇沙场村的日光大棚西瓜售卖结束,种植户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二茬蔬菜的种植,绿油油的秧苗整齐排列,村民们忙着移栽、浇水。
红柳沟镇沙场村 村民 李志红
我今年种了20座大棚,每棚是小一万元的收入,西瓜和香瓜已经卖光了,现在辣椒苗已经移进来了,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从“西瓜红”到“蔬菜绿”,设施农业的“茬口经济”让这片沙地全年无闲,效益翻番。谁能想到,十年前,这里是藏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苦瘠之地”,土地盐碱化严重,921名村民靠天吃饭,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
红柳沟镇沙场村 村民 李志红
以前沙地种啥也不长,一年下来没收入,后来我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把地整了,沙地上面铺土,土铺上再建大棚,到2015年我们建了69座大棚。
“第一个吃螃蟹”换来了“第一茬丰收”,当年69座大棚创下70万元产值,可观的收入吸引了32户农户的加入,当年秋天,大棚数量激增到420座;时至今日,1282座大棚形成“春瓜秋椒”模式,年产值达1600万元,50余户村民年收入超20万元。
红柳沟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李海燕
我们村集体建成全县首个集体经济香瓜育苗基地,年育优质种苗110万株,建成后将为农户节约成本25.6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将突破40万元。
如今的沙场村,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日光大棚铺展成一片“银色海洋”,1282座大棚实现一年两茬种植。十年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超5倍,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895元。
红柳沟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 李海燕
接下来,我们将建成全县最大的香瓜种苗供应中心,打造集育苗、种植、刷浆于一体的香瓜全产业链,让沙场香瓜走进更多城市、更多人群。
我县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通过政策撬动、科技驱动、产业联动,建设日光温室7030亩、塑料大棚2.43万亩,发展涵盖种苗、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多品类的设施农业,将“大棚经济”打造成富民强村的“新引擎”。(定边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