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8度的金色答卷 "金香玉"绽放的产业之花

2025-08-18 09:16:11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本报讯 (张艳峰)在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广袤的田野上,一场由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双轮驱动的农业变革正深刻改变着传统耕作方式。2025年盛夏,当沙峁村智慧大棚里的"金香玉"蜜瓜以糖度18.5的优异品质征服全国市场时,这个曾因王圪堵水库移民而重构生计的村庄,已然成为横山区探索"智慧农业+订单模式"的典范样本。

微信图片_20250812084256 

走进雷龙湾镇4.8万亩高标准农田,以色列耐特菲姆滴灌系统正通过5G物联网实时调节水肥配比,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如同"数字农事官",精准掌控着作物生长的温光水气。这种"天空地"一体化的智能监测体系,使横山蜜瓜的糖度较传统种植提升15%,商品果率突破92%。

9aca1d30083084f64663e23e0da5a94e   

立秋过后,横山区沙峁村的蜜瓜种植基地里一片丰收景象,成片的现代化温室大棚鳞次栉比。棚内,饱满圆润的“金香玉”蜜瓜散发着清甜香气;棚外,工人们穿梭在分拣区与货车间,将刚采摘的蜜瓜打包装车。这些新鲜果实将在最短时间内直达全国各大城市商超货架。

这批已经成熟的百果园集团200亩蜜瓜订单只是横山区产销对接的缩影。近年来,横山区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区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通过举办一系列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积极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展示横山区特色农产品的丰富多样和优质品质,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陕北白绒山羊绒质优良、肉质细腻;大明绿豆粒大饱满、色泽鲜艳,远销海外,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横山杂粮、横山大米和横山苹果更是远近闻名。横山立足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建成山地苹果、中药材、玉米、小杂粮、薯类、蔬菜等种植基地,特色农产品年产值超7亿元。在沙峁村,175座智慧大棚的租赁收益与务工收入使村民年收入超2万元,集体经济积累突破百万。

从沙峁村的"金香玉"到全域绽放的产业之花,横山区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既要守住"粮袋子",更要鼓起"钱袋子",在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刘静馨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