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加速期,65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91亿,联合国预测2032年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银发群体、失能人群及带病体的保障需求日益凸显。然而,传统保险产品在高龄可保性、慢病包容性上的局限,导致供需失衡问题突出——例如失能险在健康险市场占比仅0.04%,远不能满足需求。在此背景下,德华安顾人寿凭借十年互联网保险实践,以细分赛道的精准布局,逐步破解这一难题,成为险企“专而精”发展路径的典型代表。
自2014年启动网销业务以来,德华安顾人寿的发展轨迹始终围绕“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展开。以短期意外险和投连险打开市场后,2015年便推出首款“孝亲宝”中老年长期防癌险,率先切入银发保障市场。此后,德华安顾人寿通过持续迭代,让“孝亲宝”系列突破年龄与健康限制,不仅覆盖10种老年高发重疾,还实现免体检投保,三高、糖尿病等慢病人群均可参保。除了保障升级,“孝亲宝2号”还提供10年、15年、20年多种保障期限选择,最高可保至90岁,并配套住院绿通、居家康护等服务,形成从“经济补偿”到“全周期关怀”的闭环。
在失能保障这一领域,德华安顾人寿的突破同样显著。数据显示,我国重度失能人群人均年经济成本达3.74万元,2035年预计超8万元,而长护险试点城市居家照护标准普遍低于2000元/月,保障缺口巨大。2024年,德华安顾人寿正式跻身失能险赛道,推出“无忧守护”“爱德华系列”产品,构建了覆盖不同人群的保障体系。“无忧守护”聚焦银发群体,70岁可投保,覆盖阿尔茨海默症、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等25种老年高发疾病及意外致残风险;“爱德华1号”针对30-50岁家庭支柱,首创“工作失能+生活失能”双重保障,最高月津贴2.5万元;“爱德华2号”则以60年超长给付周期、年缴2061元获30万/年津贴的高性价比,成为市场焦点。截至2025年6月,德华安顾失能险已为6.4万客户提供118亿元风险保障,互联网失能险行业排名第一,同时通过线上核验、康复服务对接,让保障更具温度。
非标体人群的保障需求长期被忽视,德华安顾人寿通过针对性产品填补了这一空白。“易生守护”作为首款三高、三结节可保可赔的长期重疾险,打破了传统核保的壁垒;“糖保保”专为糖尿病人群设计,提供长期重疾保障;“安享保”支持在线加费承保,“全医保”则以保证续保5年的“免健告”优势,降低了带病体人群的投保门槛。截至2025年6月,非标体产品累计服务超3.3万客户,提供保险金额211.48亿元,让更多“边缘群体”获得了应有的保障。
十年发展中,德华安顾人寿的核心逻辑清晰可见:以细分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与生态为支撑。智能核保、AI数字人等技术应用,解决了投保慢、触达难的问题;与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中介平台的协同,让服务延伸至预防、诊疗、康复全链条。德华安顾人寿的十年探索证明,只有真正扎根民生需求,才能让保险回归保障本质,成为守护美好生活的坚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