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复杂的金融消费环境中,杭银消费金融积极作为,全力守护消费者权益。杭银消费金融积极响应“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以“警惕无良不法中介,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金融知识宣传,为消费者筑牢坚固的金融安全防线。
活动期间,杭银消费金融聚焦“钓鱼贷款”“退保理财 ”“征信修复”等典型非法金融中介骗局,进行重点风险警示。就“钓鱼贷款”骗局而言,诈骗分子常常伪装成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打着“超低利率”“闪电放款”的幌子,诱导受害者预先支付“手续费”“保证金”,甚至哄骗受害者下载仿冒APP以套取银行卡信息。杭银消费金融郑重提醒消费者,办理贷款业务务必选择像杭银消费金融这样的持牌金融机构,坚决拒绝在放款前支付任何费用,从源头上规避风险。
在“退保理财”骗局方面,杭银消费金融强调,保险退保及理财应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正规渠道办理。消费者要对“内部渠道”“高收益置换”等话术保持高度警惕。不法中介往往诱导消费者退保正规保险产品,转而投资非法理财项目,最终导致消费者血本无归。杭银消费金融提示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核实销售资质与产品备案信息,切勿轻信“保本高收益”这类不符合金融监管政策的承诺。
而针对“征信修复”骗局,诈骗团伙声称能够“修复不良征信”“消除信用污点”,在收取高额费用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者通过伪造文件等非法手段进行操作,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消费者的征信风险。杭银消费金融明确指出,征信记录依法由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任何收费“修复”行为均涉嫌违法。消费者若遭遇征信问题,应通过正规途径进行申诉。
为了扩大宣传覆盖面,杭银消费金融走进社区、企业、校园,举办金融知识讲座与咨询活动。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诈骗套路,传授实用的防范技巧。在某社区活动现场,居民李阿姨感慨道:“以前觉得‘快速理赔’‘内部通道’是好事,听了杭银消金的讲解,才知道这是骗局陷阱,以后再也不会轻信了!”
在线上端,杭银消费金融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发布系列科普内容。通过图文解读、动画视频、直播答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金融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更易于理解。其中,“非法金融中介骗局全解析”系列推文,详细梳理诈骗手段与应对策略,收获了大量点赞与转发,帮助众多消费者提升了风险识别能力。
作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杭银消费金融始终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业务全流程。此次积极参与“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既是杭银消费金融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也是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关键举措。未来,杭银消费金融将持续创新宣传形式,进一步拓宽金融知识普及的广度与深度,助力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金融观念,远离非法金融活动,为构建安全、健康的金融消费生态贡献更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