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网讯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全球汽车产业浪潮奔涌,汽车产业赛道上独具秦风唐韵的创新坐标西安也“熠熠生辉”。当前西安汽车产业正向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深度转型,并已跃升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吉利汽车是西安乘用车产业链链主企业,也是西安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走进位于经开区的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焊装车间内,585台机器人整齐舞动,机械臂末端的焊枪以毫米级精度焊接车身部件,将上下车体、顶盖等合拼焊接为华丽结实的车身骨架,实现每60秒下线一辆新能源车,充满未来感的生产场景令人心潮澎湃。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这座集技术先进、质量引领、智能制造于一身的4.0超级智慧工厂,吉利汽车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产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将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到生产制造全过程。目前,这里的冲压、焊接、喷涂工艺实现100%自动化。同时,吉利还把西安强化要素保障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汽车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助力了企业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质子汽车是“两链融合促进器”代表企业和西安市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及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在刚刚闭幕的2025上海国际汽车创新技术展会期间,质子汽车最新研发的“曜灵2”概念车正式发布。据介绍,曜灵2采用面向未来的前瞻设计,通过背(四声)车转运模式、中置轴设计、全天候运营等造型与功能的实现,最大程度释放无人驾驶技术在效率、成本、空间方面的优势。针对空载运营,将原本三辆空驶返程车辆变为一辆母车重载行驶、两辆子车作为“货物”被运输,节约空载燃料费和路桥费。采取独特的“无驾驶舱+中置轴”设计,在法规范围内尽可能扩大货箱空间,相比牵引车载货空间增大38%。曜灵2仅需一名远程安全员高效监管多辆在途车辆,可实现全天候、全场景不间断运营,降低人力、时间成本,实现客户收益最大化。从人车共驾到无人驾驶,质子汽车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已构建起全系列新能源智能网联商用车整车开发平台。企业坚持核心技术自研,授权专利260余项,现有覆盖各大主流场景的新能源产品200余款,并在固态底盘、镁合金轻量化挂车、超材料等技术领域开创国内先河。正向着“点到点”高级辅助驾驶进发,以智驾技术赋能商用车大规模智能化普及。
汽车产业是西安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在“龙头牵引+链式协同”的创新架构下,西安铸就了全国独有的乘用车新能源与商用车重卡双链并进产业矩阵。比亚迪西安基地年产107万辆新能源车,贡献全球四分之一产能;吉利智慧工厂以“西安速度”实现30万辆年产能突破;陕汽重卡不仅占据着中国重卡出口20%的市场份额,更在中亚市场斩获超40%占有率。配套链“聚木成林”。延锋座椅、艾尔希庆华等本土企业年产值持续突破,采埃孚、拓普等国际巨头相继落子西安,驱动省内配套率跃升至57%,构建起覆盖三电系统、轻量化材料等全维度的供应链网络。依托中欧班列(西安)构建的18条国际动脉,72%的新能源汽车通过海铁联运驶向全球,助推陕西汽车出口量在8年间实现1238倍爆发式增长,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超60%。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其中,汽车产量增长25.1%。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0%,充电桩产量增长52.0%,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平稳发展。西安汽车产业正以创新驱动、龙头引领、集群发展为路径,在产业规模、技术突破等方面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贡献“西安力量”。(来源:西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