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一街藏川味:19载坚守,这家成都小吃店把异乡过成了家

2025-09-08 10:34:01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在子洲县一街,有一家不起眼的成都风味小吃店,自2006年7月开张至今,已默默扎根近20年。店主夫妇用一口改良后的川味、一份对食材的较真,让小店成了街坊邻里常来的“暖心小馆”,也在日复一日的烟火气里,把异乡的日子过出了家的温度。

图片

“刚来子洲时,倒没觉得方言是难题。”店主笑着回忆初到子洲的时光。因早年走南闯北,从北方到深圳再到南方,常年以普通话交流的他们,对接近普通话的陕北方言很快就能听懂,“和顾客搭话、唠家常,没几天就熟络了”。这份“无障碍”的沟通,成了小店融入子洲的第一块基石。谈及店里的招牌,店主的语气里满是底气:“香菇龙眼包是老主顾最认的,这么多年从没换过食材标准。”为了保证口感与安全,店里的包子始终只用新鲜五花肉,从不用“乱七八糟的肉”。在他看来,顾客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鉴定,要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今天顾客吃了不满意,明天就不会再来,咱不能自己砸了招牌。正是这份坚守,让许多顾客从开店吃到现在,成了店里的“常客老友”。

图片

作为异乡风味,小店能在子洲立足近20年,“本土化改良”是关键。“不能全按成都老家的口味来,得照顾子洲人的饮食习惯。”店主举例说,就连经典的川味米线,都根据本地人口味做了调整,既保留川味的鲜香,又不过于辛辣,恰好贴合了子洲人的味蕾。加上店铺地处一街相对偏僻的位置,店里90%的顾客都是回头客,靠的就是味道和实在。每天清晨六点多,小店的炉火准时燃起,店主夫妇开始忙着揉面、调馅、熬汤,七点多就有第一批顾客上门;直到晚上九点多,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才能收拾妥当下班。这样的作息,他们坚持了近20年,却从不觉得枯燥——因为家人的陪伴,让辛苦里多了份甜。如今,当过兵的大儿子退伍后回到店里帮忙,在子洲长大的二儿子读大二,假期也会来搭把手,“一家人在一起,再累也值得,开心就好”。近20载春秋,子洲一街的这条小巷换了模样,可这家成都小吃店的烟火气从未断过。它不仅是一家卖川味的小店,更藏着异乡人扎根的坚韧、对食材的敬畏,以及一家人相守的温暖。在子洲,这样的小店或许不起眼,却用最朴实的方式,为这座城增添了别样的风味与温情。(子洲融媒)

责编:孙文生

审核:刘静馨

责编:白成官

责任编辑:白成官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