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又一年树蕙滋兰;教书育人,再一季桃李芳菲。9月9日,甘肃省庆阳市环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立足环县教育现状,围绕“为什么大抓教育、怎样抓好教育”作了系统的阐释和全面的安排部署,明确了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会场内外,梦想同频——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凝心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

教育是发展的基石,系民生所盼,寄民生所托。“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优质教育强基之路,持续加强政策供给,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会上,一句句话语铿锵有力;一个个愿景振奋人心;一项项部署掷地有声。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环县而言,这不仅是语言上的承诺,更是行动上的落实。

回眸过去一年环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轨迹,有太多的精彩: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投入公共财政教育经费9.6亿元,撤并小规模教学点18所,实施薄弱学校改造49所,教育布局更趋合理、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师资队伍不断加强:优化调整城乡学校班子17个,引进教育人才58名,招录特岗教师51名,培训教师1683人次,教师队伍力量全面加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启动创建,中考成绩首次达到全市县区第二;高考600分以上31人,C9院校录取11人,全县特控、本科进线率连续四年稳步提高,位居全市县区第一;体育、艺术、劳动、科技创新教育协同发展,在甘肃省中学生、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和中学生运动会上,斩获7金、7银、6铜的好成绩;在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人、二等奖2人。环县被认定为全国中小学科学实验县,环县一中、环城小学被评为省级智慧教育标杆校,南关小学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数据最无言,数据最有力。这一张张成绩单,彰显的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情系教育、倾力作为的责任担当,凝结的是全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广大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学子”的奉献精神,展现的是全县广大学生感恩奋进、勤学苦读的青春风采,饱含的是社会各界关心环县、关爱教育的深深情谊。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教之所望。台上台下,心心相通,大会为全县教育工作者注入一剂“振奋剂”,与会人员举笔详记,壮志在怀。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过程,我会把今天的鼓励化作明天的动力,继续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环县城北新区九年制学校教师张秀秀说道。
事业发展,系于教育;三尺讲台,攸关未来。一名好校长、一名好老师往往就是一所好学校。当天,大会对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同时也鼓励他们不断攀登高峰,培根铸魂育新人。

“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份沉甸甸的鼓励,让我觉得过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接下来我会把这份荣誉转化为动力,继续深耕教学、打磨课堂,尝试更多贴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真正爱上学习。”荣获全县优秀教师的龚金凤激动地说。
作为天津市“组团式”帮扶团队成员,孙宝江在环县一中挂职校长已一年有余,他表示,一年中,他深刻的感受到环县教师的团结奉献,孩子们的刻苦自律,“未来,我们紧抓师资队伍建设,铸魂强师,着力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团队,开展各项学生教育专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动数字化课堂教学,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是最普惠、最基础的民生,是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后劲的理念,始终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从落实立德树人到保障投入,从优先发展教育到推进改革创新……字字铿锵,声声入耳,成为环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回应。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号角已鸣,征程已启,唯有奋斗,唯有前行,而行进路程中,需要各个教育学段通力协作、无缝衔接,也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汇聚合力,切实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执教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格局。

宏图待展,志气满满。建设教育强县,为加快高水平现代化强县建设培养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环县教育起笔书写新篇章。 (新环州)
监制:孙文生
审核:刘静馨
责编:白成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