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工商联始终将竭诚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核心任务,紧紧围绕“送政策、送服务、降风险”工作主线,通过精准施策、主动作为,有效打通政策落地的“堵点”、破解企业发展的“难点”、筑牢风险防控的“支点”,为促进西安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送政策,多维发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
西安市工商联以“政策直达、解读到位、执行有力”为目标,多维度推动惠企政策从“纸上”落到“实处”。
在政策宣贯方面,分层分类精准解读政策。召开十五届四次执委会时,邀请市工信局解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一揽子”政策;围绕“法律三进”活动,先后走进西安秦商经济发展促进会、西安市莆田商会等4家商(协)会,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专题宣讲,赠送法律资料200余册,覆盖企业骨干150余人次;发挥“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机制作用,联合市税务局打造“税惠赋能”品牌活动,在西安市科技装备业商会、西安市进贤商会、石羊集团等开展税费政策宣讲3场;联合市税务局、市行政审批局组织20余家企业走进经开区办税大厅体验流程,让企业“零距离”懂政策、用政策。
在政策执行方面,联合多部门完善制度保障。会同市人社局下发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通知,切实维护企业用工秩序;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在民营开展公司律师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推荐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试点单位,开展涉企行政复议调研,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政策执行不偏离、不走样。
送服务,精准对接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西安市工商联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搭建多元服务平台,以“精准对接、资源聚合、能力提升”破解发展瓶颈。
搭建交流平台,畅通资源渠道。以“走百强、送服务、促发展”活动为抓手,与金融、法律机构深入鑫伟实业、绿能慧充等10余家西安百强企业调研,现场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以“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为载体,联合邮储银行西安分行举办政银企对接会,推动蓝田县支行与6家商会签约,为10家企业及个人现场授信8300万元;联合市政府驻深圳办公室组织了“粤港澳大湾区校友会及企业家代表团西安座谈会”,达成了3个意向合作项目;与中国银行自贸区支行、邮储银行西安分行开展“金融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建立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联合西安文理学院举办校园招聘,117家企业提供岗位3294个,促成186人意向签约,解决企业用工需求。
开展定制化培训,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针对财税、金融、财务等重要需求,举办“防范化解企业财税金融风险”“多边形财务负责人”等专题培训7场,覆盖商(协)会及企业骨干200余人次;组织近30家企业参加省工商联“税费知识讲堂”,助力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推进重点任务,赋能企业发展。全力参与筹备“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征集合作项目23个,协调相关部门在大会平行专题活动中作西安相关产业推介;支持和协同商会举办先进制造博览会等3场展会,积极对接优质资源,工商银行西安分行向会员企业和4名与会退役军人进行了授信,累计金额达3.11亿元;开展新质生产力案例征集、组织企业参加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收集企业申报材料15份,推动陕西淘丁实业集团案例入选全省质量和标准化典型案例。
降风险,筑牢企业发展“安全屏障”
西安市工商联以“法治护航、风险预警、矛盾化解”为抓手,为企业筑牢发展“安全屏障”。
强化法治保障,降低合规风险。通过“法律大讲堂”“法律三进”等活动,提升企业法治意识;推动商会调解能力建设,组织4家调解机构参与省调解员等级评定,选派2名调解员参加省级仲裁培训;赴雁塔区法院、碑林区仲裁院调研,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支持。
加强风险监测,提前防范隐患。开展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监测,完成上半年90份有效问卷调研,全面掌握用工风险;完成全市国有投资建设运营产业园的一、二季度企业满意度评价,督促园区提升服务质量;依托“防范化解财税金融风险”培训,帮助企业掌握风险识别、应对方法,从源头降低经营风险。
推动矛盾化解,保障企业权益。赴鄠邑、碑林区开展清欠工作督导;联合众安保险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海外风险解决方案;联系有向俄罗斯投资意愿的企业参加线上会议,降低出海风险。
从政策落地到服务上门,从风险防范到权益保障,西安市工商联以“两送一降”服务为纽带,用务实举措架起政企“连心桥”。未来西安市工商联将持续优化服务模式,努力为推进西安民营经济行稳致远保驾护航。(西安市工商联经济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