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家庭的支柱、父母的依靠、妻儿的脊梁,是生活里沉稳的儿子、可靠的丈夫、慈爱的父亲。
他们,曾是保家卫国的军人,如今奋战在石油一线。
她们,是父母眼中永远牵挂的女儿,丈夫身边温柔依靠的妻子,孩子梦里最盼归家的母亲,她们也是坚强的石油女工,身份在女儿、妻子、母亲与石油人之间无缝切换。

举国欢庆日 奋斗正当时当国庆的红旗映照中秋的明月
万家灯火共庆团圆之际
在采油七厂白豹、环江、洪德油田的群山深处
采七石油人
以“不打烊”的奋斗姿态💪
用实际行动践行国庆我在岗的承诺
用岗位坚守表达我爱你🇨🇳中国的深情
“培训老将”赵溯:32载坚守以山为家

10月1日,国庆节清晨,耿湾作业区应急五班的赵溯正手持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在环三十三增认真仔细检测一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确保安全生产平稳运行。这项细致的安全检查,是他和队长杨军宏慰问在岗员工后,在每个站点必须完成的例行工作。
作为采油七厂的“元老”,赵溯见证了采油七厂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发展历程——从白豹油田的开拓,到环江油田的转战,再到洪德油田的大规模开发建设。他住过单井、干过站控、上过大班,历经多个岗位的扎实锻炼,积累了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如今,他主要承担队里的员工培训工作。这个国庆中秋双节,他跟随队长奔走于各个站点,一方面将组织的温暖关怀送到员工身边,另一方面现场讲解安全知识、排查风险隐患,扎实做好入冬前各项员工培训。
参加工作三十二载春秋,超过九成的国庆、中秋、春节和元旦等法定节假日,他都在山上、在单位与同事们共同度过。大家坚守一线,一同工作、一同过节、一同锻炼,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营造出温暖向上的文化氛围。赵溯始终秉持“干就干好,争就争优”的信念,为采油七厂的高质量发展默默奉献着光和热。
这个双节,他依旧选择留在山上。“队上的干部员工团结奋进,我们彼此照应,也互相陪伴。”赵溯笑着说,“我们一起出门干活,一块动手做饭,工作完成后晚上一起唱歌——正是因为这种团结奋进的氛围,让我坚守的每个节日都无怨无悔。”
“电抗尖兵”雷天进:风雨中的抢修保卫战

10月1日国庆佳节,白豹油田生产现场依然忙碌。毛毛细雨飘落,气温明显下降,巡检维护一队队长雷天进,利用降雨间隙,在生产用料房,整理电伴热、防冻毛毡等冬防保温物资,为冬季生产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雷天进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电子对抗团。军旅生涯锤炼出他钢铁般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和严明的纪律性,让他在转型为巡检维护一队队长后,始终保持着“闻令而动、使命必达”的作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始终冲锋在前。
七月底的那个暴雨夜,白435撬外输管线突然破损,“立即整改” 的指令一下,雷天进立即带领队员冒雨奔赴现场。雨水如注,红色工装与黑色管线在泥泞中交织成一道坚韧的风景。脚下打滑,他们互相搀扶;雨水灌进衣领,抹把脸继续干。托举、切割、重新对接......经过18个小时连续作战,百米外输管线更换完成,生产恢复正常。
国庆逢中秋,雷天进的身影依旧忙碌在岗位上。他说:“节日期间,管线里的油流不停,我们守护的脚步就不能停。这源源不断的能源保供、管线的平稳运行,是我们石油人对祖国庆典最坚实的护航。”
“侦查尖兵”王春生:库房里的“兵工匠”

10月5日,环江油区普降大雨,安全生产面临严峻考验。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四八七零部队侦察兵的王春生,在细致清点整理完库房物资后,又对队里刚改造焊接完成、即将投入生产的4根弯管进行防腐刷漆,让弯管可以随时投入生产。这位在部队立过“三等功”的老兵,如今是山城作业区巡检维护五队的“库管大班”,负责物资调配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虽远离侦察一线,他却将细致严谨的作风融入了库房管理与应急处理中。今年五月,环十七转油站需要更换DN80大闸门,在狭窄空间里,重达百余斤的闸门法兰松了但搬运成了难题。当大家为如何搬运这个“大家伙”发愁时,王春生挺身而出:“我来试试!”他独自抱下旧闸门,又协同完成新闸门安装更换,为抢修赢得宝贵时间。众人无不惊叹于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兵,力气不减,动作干净利落,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国庆期间,王春生在库房里忙碌着,他雷打不动逐项清点物资、检查设备、填写记录。对他而言,节日坚守有着特殊的意义:“库房是生产的‘弹药库’,这里井然有序,‘前线’才能心无旁骛。在这个团员的日子里,虽不能和家人团聚,但在岗位上守护安全生产平稳有序,就能守护更多人的团圆。”
国庆“守夜人”孙莉:凌晨四点的“火眼金睛”

10月3日凌晨四点,路灯映照下的院子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夜色中分外夺目。此时,大板梁作业区调控中心依然灯火通明,身着红色工装的集输监控岗员工孙莉,正与同事并肩坐在监控屏幕前,全神贯注地审视着每一组生产数据的变化,逐一核查所辖站点运行参数的报警设置,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满怀赤诚与坚定,坚守工作岗位——这是采七石油人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许下的无声约定。
凌晨4点03分,一个突发情况打破了夜的平静,监控大屏幕显示,白七增压站输往白二联合站的原油末端接收流量突然中断。凭借丰富经验,孙莉迅速判断问题可能出在白七增压站流量计因结垢导致的卡停。她立即通过远程启停系统,果断停止了该站输油泵的运行,随后通知来油接收站点白二联合站的值班人员,并第一时间联系增压站员工清理流量计。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从发现问题到远程停泵,再到现场处置,最后恢复生产,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凌晨4点26分,流量计卡停问题成功解决。孙莉通过远程启停系统,重新启动输油泵,屏幕上的生产数据再次跳动起来。看着一切恢复正常,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下,随后又投入到视频监控的日常工作中。
作为全区生产的“神经中枢”,调控中心8台监控电脑实时反映着各站点生产设备运行参数与关键部位状态。在这里,岗位人员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仅要对设备参数烂熟于心,更要能在屏幕异常与现场实况之间迅速建立联系,做到精准判断、快速响应。正如孙莉常说的:“在岗一分钟,认真六十秒。任何一秒钟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早晨8点20分,顺利完成交接班。走出调控中心,院子里五星红旗正迎风招展。孙莉掏出手机,拨通家人的视频电话,笑着对镜头那端说:“看这耀眼的红色,也有我一份坚守在里面。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愿这土地的每一处,都温暖有力量。”画面里,女儿叶子兴奋地举起国旗用力挥舞,一夜辛劳带来的疲惫,在家人温暖的笑容与家国交融的情感中,悄然融化。
“数据卫士”朱万芳:站控岗上的“百分百”守护

“报完产量你就去休息,剩下的表格我来处理。”10月5日早上九点,洪德作业区环五联合站站长张盼荣看着刚下夜班仍在忙碌的朱万芳,忍不住再次催促。
“没事,特殊时期,我能坚持。等把破乳剂加药信息报完就好了,工作总得有始有终嘛!”她目光未离屏幕,一边敲着键盘,一边回应着。
作为环五联合站的站控岗员工,朱万芳的日常工作不仅需要向作业区调控中心准确报产、精准采集设备参数、全准填写安全技术资料,更需要精细监控从来液接收、破乳脱水到外输交油的整个原油处理系统。
这个双节,她毅然选择坚守岗位,成为环五联合站的第N+1位在岗者中的一员。面对每八个小时一次的末端产量结算监控,她始终神情专注,认真核对每一项数据,精准录入每一个数值,确保生产报表准确无误。工作琐碎,她却从不抱怨,只求把每件小事做好。
虽然有联合站工作经历,但回想今年初刚到环五联合站时,面对“原油处理、混烃联产LNG、35KV变电站、新能源利用”的五位一体“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新能源”等复杂新系统,朱万芳也曾感到“本领恐慌”,但她选择迎难而上。白天,她熟悉储罐、梳理管线、记录参数、学习SCADA系统,把每台装置的“脾性”摸透,将每条管线的“脉络”牢记;夜晚,她潜心钻研,在重点难点处逐一标注,工整的笔记成为她攻克难关的“秘密武器”。
如今,凭借丰富经验、扎实功底与敏锐的洞察力,她已成长为守护联合站平稳运行的骨干力量。
在这举国欢庆的特殊时刻,朱万芳的坚守更显得意义非凡。她语气坚定地说:“越是节假日,安全生产越是不能放松。联合站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全局,我要用百分之百的细心,守护百分之百的平稳,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采油强厂贡献力量——这就是我的节日坚守。”
从家庭“顶梁柱”到国之能源动脉的“守护者”
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奋战一线的石油尖兵
从温柔母亲到坚韧的石油女工
他们以节日里最美的坚守与担当
践行“端牢能源饭碗”的使命
🎉在中国石油成立75周年
长庆油田开发建设55周年的重要时刻
采七石油人正以坚实的足迹👣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写下属于自己的闪光篇章(采七e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