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近年来,西安市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通过关键技术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让一批批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一线,为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陕西卫峰核电子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唯一具备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资质的民营企业,在核与辐射安全监测领域为国家战略需求筑起“安全屏障”。近年来,企业在西安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下,牵头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专注辐射监测仪表国产化研制,打破了进口设备的垄断局面,部分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西安市域范围内各创新平台体系的应用,为陕西卫峰提供了技术升级的“加速器”。企业与国家电投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围绕关键技术开展攻关,高效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转化。
同时,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陕西光子核仪辐射探测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上的佼佼者,在半导体材料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依托西北工业大学辐射探测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企业快速构建起覆盖“材料-器件-系统-装备”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在秦创原的平台资源与政策的支持下,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大尺寸气相外延碲锌镉单晶制备”专利技术,团队成功将碲(di)锌(xin)镉(ge)薄膜的单晶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晶体尺寸突破6英寸大关,显著提升了结晶质量与生产效率。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更推动材料产能实现150%的跨越式增长。凭借新一代辐射探测产品,已在国际、国家及省部级竞赛中斩获奖项20余项。
近年来,西安市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通过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加大科研经费支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举措,让更多科技型企业扎根成长,并结出科技创新的果实。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瞪羚企业893家、专精特新企业1254家,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同时,全市建成和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6个;有全国重点实验室4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98个,这些科研平台是建设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西安还聚焦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重点产业链,鼓励企业、高校、院所整合优势资源,牵头打造创新平台。近5年,西安累计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项目5000余项,创新成果在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人才方面,西安通过设立“西安青年人才驿站”等机制扩大人才队伍,已引育4645名技术经理人,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1944人,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西安正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来源:西安网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