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党校:扎根红色沃土 培育时代栋梁

作者:郝彦丰 崔瑞妮 2025-11-18 07:54:20 来源:榆林发布客户端

“干部培训思想引领为党育才显忠诚,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为党献策勇担当。”这副悬挂于中共清涧县委党校(以下简称“清涧党校”)大楼门柱的楹联,正是其办学精神的光辉映照。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清涧党校始终高扬“党校姓党”旗帜,恪守“忠诚、干净、担当、自信、创新、卓越”的校训,深深扎根于清涧这片红色沃土,赓续精神血脉,培育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栋梁,为全县干部队伍能力提升和思想铸魂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新时代基层党校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有益路径。

创新教学强根基

10月2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培训在清涧革命历史展览馆举行。来自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的56名学员,先在馆外聆听讲授,随后步入展厅沉浸学习。这种直观生动、融情于景的现场教学方式,让学员们经历了一场从“耳听”到“眼见”再到“心悟”的深刻升华。

“走进历史现场,聆听红色故事,感悟思想伟力,这种教学方式让我们实现了认知与情感的双重提升。授课内容紧贴时代脉搏与工作实际,对党务工作者极具指导意义。例如,如何策划组织党的活动、如何密切联系群众等实操技巧,有效地提升了我们的履职能力。”学员曹芳琪感慨道。

建设现场教学点,正是清涧党校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学校已重点打造了以北国风光景区、路遥纪念馆、枣林则沟会议旧址、清涧县党性提升教育基地为核心的4个现场教学基地,以及王宿里干部教育实践基地,突出“毛泽东诗性人生”“东征”“‘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奋斗奉献精神”“‘三委分工’斗争精神”等主题,并形成了成熟的教学线路,为参训学员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和丰厚的精神滋养。

除了现场教学外,学校还会根据不同学员对象安排不同课程,构建起多元立体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中思想火花迸发,专题研讨里真知灼见涌现,学员代表讲述帮扶故事感人至深,致富带头人分享创业经历催人奋进。尤其是每期以党员为主体的培训班开班时,组织学员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经典、唱红歌、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激发大家爱党、忧党、为党的家国情怀。

教学内容突出主责主业,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占比达70%,年度专题更新率保持在30%以上,党性教育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20%。此外,班次设置科学规范,实现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各镇(办、中心)教育培训全覆盖。

科研咨政献智慧

清涧党校不仅是锻造干部的政治熔炉,更是服务发展的智慧高地。学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三大战略目标,不断提升科研咨政水平,努力发出“党校声音”,贡献“党校智慧”。

科研导向紧贴县情实际,学校明确将科研重点放在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环保、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红色资源挖掘等课题,组织教师深入一线调研。2024年,科研咨政任务完成率高达300%,全年形成6篇高质量科研咨政文章。近四年来,累计完成调研报告、理论文章20余篇,多篇成果在公开刊物发表,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

科研工作注重数量,更追求质量。教师撰写的《传奇的袁家沟》《破解新矛盾促进新发展》等论文在省委党校理论研讨中荣获二、三等奖,原创微视频《〈沁园春·雪〉诞生记》入围中组部“全国红色教育微党课”。这些成果有效提升了清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一流的业绩离不开一流的人才。清涧党校现有在编人员23人,其中专职教师7人,同时创新性地聘请了26名来自县级领导、部门骨干、先进典型、行业精英等领域的兼职教师,构建起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通过“送出去开拓视野”与“请进来传授经验”相结合,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每年分批次安排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参加省委党校、市委党校及武汉市委党校的培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以来,新招录、调入多名具有研究生学历和专业特长的年轻干部,为党校事业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多维育人启新程

2024年9月,清涧党校新校区正式启用,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新校区占地7亩,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漫步新校园,现代化的报告厅可容纳400人培训,宽敞明亮的餐厅满足150人同时就餐,舒适温馨的标间提供110个住宿床位,研讨室、电子阅览室、电教室等设施一应俱全,5000余册藏书散发着翰墨馨香。办学条件的根本性改善,为高质量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清涧党校围绕推动新时代党校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履行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等职能,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在校内,精心打造“清涧故事室”,设立“榜样的力量”与“精神的力量”教育板块,以典型事迹激发奋进动力;加强图书馆与信息化建设,推动教学资源数字化、学习平台智能化,为干部教育插上科技的翅膀。

校外的创新实践同样精彩纷呈。通过举办流动“夜大学”,将优质课程送到机关、镇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年均开展50余场,培训基层干部近8000人次,打通了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拓展了理论宣传覆盖面与影响力。这些扎实举措,逐步构建起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线上教学与社会服务相互支撑的立体化干部教育体系。

红色沃土,孕育希望;时代栋梁,砥砺成长。清涧党校常务副校长陈永强表示,学校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开展调研,挖掘地方红色资源,讲好清涧故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激励清涧广大干部奋力谱写“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张艳峰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