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粮仓丝路飘香“爱菊”味道香溢中亚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储油库一角西安爱菊进口超市里摆放着自哈萨克斯坦的面粉□文/刘鸿斌 王亚兰 陈宛璐6月26日,笔者一行走进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探访爱菊集团如何书写西安涉农企业走出去的开放样本,展现出从种子到筷子、从田间到餐桌的精彩。提起爱菊面粉、食用油,西安家喻户晓,作为西安地地道道的老字号粮油企业,爱菊集团前身是西安群众面粉厂。现在的爱菊集团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近年来,该企业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2015年走出国门,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北哈州已构建起跨国大粮仓。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爱菊集团主要完成小麦、油料等农产品收储及
2025-07-11
西安国际港:以中欧班列为引擎 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
搭乘中欧班列(西安)的集装箱错落有致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西安)即将驶出西安国际港站□ 文/陈宛璐 吴艳2025年6月的西安国际港,一个个满载上海机械、苏州发膜、广西乳胶等产品的集装箱整装待发,将搭乘中欧班列(西安)前往中亚地区;与此同时,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整列小麦专列抵达,龙门吊以毫米级精度装卸集装箱,这批中亚粮食将通过国内集结线路分拨至我国西南市场。这两组横跨数万公里的联动场景,正是西安国际港构建枢纽对枢纽的国际物流新格局的生动写照。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西安的这座内陆港正通过双向物流的高效运转,织就新时代丝路贸易的黄金通道,构建起中国与欧亚地区贸易往来的坚实桥梁。陆港崛起内陆腹地对外开放的
2025-07-11
比亚迪率先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 官方承诺为安全兜底
比亚迪汽车本报讯(刘鸿斌)7月10日,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负责,更多情况是消费者承担智驾带来的风险。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智驾,主要分为城市领航、高快领航、智能泊车三大核心场景。比亚迪在智能泊车场景取得关键突破,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这意味着用户在天神之眼智能泊
2025-07-11
我国第一部新闻发现学教材出版
本报讯(刘轩溢)由西安翻译学院教授杨讲生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发行的新闻发现学教程最近和读者正式见面。这是我国高校第一部新闻发现学教材,它填补了我国高校新闻教育领域一直没有新闻发现教材的空白。新闻是什么?到哪里去寻找?依据什么去寻找?如何才能找到它?找到后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来呈现?这些问题不仅一直困惑着许多初涉新闻的年轻学子,也常常让一些老记者一筹莫展。新闻工作就这么神奇,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但它却是世界上最能体现个体差异与平台差异的一个行当。本书作者在新闻这个行当躬身深耕40年,发现造成这种差异的最大秘密不是新闻采访,也不是新闻写作,更不是新闻编辑,而是解决上述这类
2025-07-11
西延高铁供电工程全面建成
记者7月7日从国网陕西电力获悉:国网陕西电力建设的330千伏奥体—耿镇牵、敦敏—彭镇牵线路工程近日建成启用,标志着西延高铁供电工程全面建成,为西延高铁调试工作提供电力。西延高铁供电工程将为高铁项目运行持续提供电力保障。该工程配套建设330千伏变电站2座、开关站1座、线路17条,进一步优化延安、西安地区网架结构。新建变电站同时满足该地区新增负荷的需要。今年上半年,西延高铁供电工程进入建设攻坚期。工程跨西延、京昆高速公路,运煤专线铁路等线路,涉及330千伏主网跨越工作达36项。为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国网陕西电力紧抓现场管控,实施质量挂点负责制,严把变压器断路器设备安装、线路工程导地线压接管控等关
2025-07-11
广告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10020190005 发行方式:邮发 定价:每份6元
2025-07-11
健康消费风口 住宿业如何“掘金”?
□文/张颢瑛 马千惠康养度假赛道的角逐,已升维至服务生态的较量。酒店需以用户全周期健康需求为核心,通过精准定位锁定目标、智慧运营优化体验、政策借力整合资源、产业链延伸创造价值,最终形成内容吸引→场景沉浸→服务满足→衍生消费的完整链条。唯有不断创新、极致运营,才能在这片蓝海中赢得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精准定位解码康养客群的双重变奏康养度假酒店的突围之道,首重客群精准定位。当下康养住宿市场正在奏响双重变奏,主旋律银发经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9亿,他们组成了康养消费市场的坚实底座,银发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康养旅居消费占比近20%,且正以15%-20%的年增速释放巨大
2025-07-11
岁月犁痕
□ 文/彭小宁老黄牛一声悠长深沉的哞——,如晨钟般穿透薄雾,惊破我的酣梦。这声裹着露珠的特殊问候,是它每日对父亲无言的敬意。父亲起床后的咳嗽声总会在此时应和而起,仿佛是大地苏醒的第一缕气息,迎接东方天际间那抹被悄然浸染的赤霞。后院的青石板被父亲的脚步,日复一日地磨出了包浆,每一步都沉得像夯进地里的木桩。此刻,父亲的咳嗽声、老牛粗重的喘息声,还有大门口那棵老槐树上,麻雀扑棱翅膀的簌簌声交织在一起,将东方的鱼肚白撕成缕缕金箔。父亲正往牛槽里倾倒新割的苜蓿,那双筋脉暴起的手背擦过槽沿,惊起一群嗡鸣的小飞虫。老黄牛垂下湿漉漉的眼皮,用鼻尖蹭过他掌心的老茧。我知道,那掌心印着父亲一生与土地纠缠的纹路。他
2025-07-11
两穗玉米
□ 文/张永春做为一个农村出生的七零后,童年里最痛苦的记忆,莫过于忍饥挨饿。每次想起那段吃不饱饭的日子,首先在脑海浮现的,就是母亲偷玉米被我撞见时的情形。我家在渭北平原白蟒塬上。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关中农村,很多地方已解决温饱问题,可我们村依旧很穷。由于地处旱塬上,庄稼没法灌溉,基本靠天吃饭。村里许多家庭还在温饱线以下挣扎,我家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姐弟五人,加上年迈的爷爷,一家全靠父母二人耕种几亩薄田生活。地里的收成,除了交完公粮,留够口粮,余下粮食全部卖掉,也仅够两个孩子上学。到了老三上学的年纪,老大就得辍学回家帮父母干活。即使这样,遇到收成不好的年月,吃饭依旧是个大问题。印象中,母亲为了不让一家
2025-07-11
——陕西中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枫莺的职场风采
著名女企业家、陕西中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枫莺蔡枫莺在中国企业家发展年会上蔡枫莺和企业家曹德旺合影□文/图 晨风1979年,改革开放春潮初涌,一位来自福建莆田的25岁裁缝,带着莆商特有的韧劲来到古城西安,用手里的针线编织着自己的事业。由于勤奋能干,她很快就在这座千年帝都里站稳了脚跟。谁也没想到,30多年以后,这位曾经踩着缝纫机的女子,会把事业坐标定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成为莫桑比克红木产业领军者,更亲手参与绘制了陕西中莫实业的版图。她就是驻莫桑比克贸易促进会首席代表,西安市莆田商会执行会长、非洲莫桑比克华甸实业公司创始人、陕西中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爱心企业家蔡枫莺。敢闯敢拼破获财富密码71岁的蔡
2025-07-11